方金老师互联网营销授课好不好
文章出处:武汉佰利云 │ 发布时间:2025-07-16
全网营销不是把同一条广告切成一百份扔到一百个平台,而是让信息像水一样找到每一个缝隙,又像树根一样在看不见的深处连成一片。真正的难点不在“全网”而在“同化”:让一个人在微博刷到的段子、在小红书看到的笔记、在抖音刷到的短视频、在微信群看到的截图、在睡前刷到的知乎回答,看似来自不同创作者,实则指向同一套情绪密码。这套密码必须轻到可以用十五个字说完,又必须重到足以撬动一次购买、一次转发、一次自发安利。轻的部分是钩子,重的部分是共识。钩子负责穿透屏幕,共识负责沉淀记忆。记忆一旦沉淀,搜索框会自动补全品牌名,用户会替你在评论区完成销售话术,平台算法会把你的内容推给更多“同类”。到了这一步,营销才真正从战役变成生态。
生态的第一步是“埋点”。埋点不是技术术语,而是把品牌信息拆成无数个可被搜索、被截图、被二创的“最小记忆单元”。最小单元必须满足三个条件:一眼能看懂,一秒能截图,一学能二创。2022年爆红的“退退退”大妈,最初只是抖音里三秒的表情包,被拆解成表情包、BGM、台词模板后,迅速占领微博热搜、小红书封面、微信群斗图。品牌如果想借力,只需把产品卖点嵌进模板:口红品牌把色号P进大妈手中的菜篮,饮料品牌把“退退退”改成“喝喝喝”,健身App把动作套进大妈的肢体节奏。嵌套必须无痕,痕迹一旦超过一个像素,用户就会警觉。无痕的秘诀是“寄生流行”,而不是“对抗流行”。寄生者不需要创造浪潮,只需要在浪尖插一面小旗,让后来者在复制浪潮时,顺带复制了旗。
旗子插稳后,需要“暗线”。暗线是用户看不见但平台算法能识别的关联。小红书笔记的标签、抖音视频的BGM、微博话题的括号、知乎回答的锚文本,都是算法的爬虫通道。一条暗线可以串联十个平台,让内容在跨平台跳转时,仍被算法判定为“同一事件”。2023年“多巴胺穿搭”从小红书火到抖音,暗线是“#colorfulOOTD”这个统一标签,无论用户在微博还是B站搜索,都会被引流回小红书原帖。暗线的另一个作用是“反屏蔽”:当平台限制某些关键词时,暗线可以用谐音、缩写、Emoji替代,让算法仍能识别。比如“早C晚A”被限流后,衍生出“早coffee晚alcohol”“☕🍷”等变体,流量不降反升。暗线的设计者必须同时懂平台规则和人性漏洞,既要让机器读懂,也要让人类会心一笑。
一笑之后,需要“回声”。回声是用户自发把品牌信息翻译成自己的语言,再传播出去。翻译不是复制,而是再创作,再创作越野生,传播越广。蜜雪冰城主题曲被改编成京剧版、Rap版、方言版,甚至高校招生版,官方没有下架任何二创,反而在评论区点赞置顶。点赞是一种默许,默许让创作者产生“官方认可”的错觉,错觉激发更大创作欲。回声的管理者必须学会“有限失控”:给创作者画一条看不见的红线,红线内任其野蛮生长,红线外用“温柔提醒”拉回。提醒不能太强硬,否则创作者会转向竞品。最安全的提醒是“彩蛋”:在官方视频里埋一个未解谜题,让创作者在改编时自动对齐彩蛋,既保证调性统一,又让用户以为是自己发现的秘密。
秘密需要“入口”。入口不是官网,而是用户最容易掉进去的“兔子洞”。兔子洞可以是一个评论区置顶、一个群文件、一个AI对话链接,甚至一个线下快闪店的暗门。2023年瑞幸联名茅台,线下快闪店门口排队的用户,扫码后会进入一个“茅台瑞幸小酒馆”小程序,小程序首页不是菜单,而是一个“测测你的酱香浓度”小游戏,测试结果页才出现购买链接。小游戏的作用是“降低心理门槛”:用户不是被推销,而是被娱乐。娱乐越轻度,转化越顺滑。入口的设计者必须懂“三秒法则”:用户从看到入口到产生行动,不能超过三秒。三秒内必须完成“好奇—点击—沉浸”三连跳。跳不过去,入口就会变成黑洞,吞噬预算。
黑洞的反面是“星链”。星链是把散落在各平台的用户,用同一套身份体系串起来。身份体系可以是一个统一ID、一套积分、一个NFT,甚至一个线下会员手环。星链的作用是“跨平台复利”:用户在小红书点赞一次,在抖音获得积分,在天猫兑换折扣,在线下门店领取周边。复利的前提是“数据互通”,互通需要用户授权,授权需要“好处”。好处不能太功利,否则用户会警惕。最巧妙的好处是“面子”:当用户的跨平台行为被可视化为一枚“勋章”,勋章可以展示在朋友圈,用户就会自愿授权。勋章的设计必须“轻社交”:不能太炫耀,否则会引发反感;不能太低调,否则会失去传播欲。最安全的勋章是“身份标签”:比如“多巴胺穿搭一级玩家”“酱香拿铁品鉴官”,既满足身份认同,又不过度张扬。
张扬之后,需要“冷却”。冷却是让热度沉淀为品牌资产,而不是一次性烟花。冷却的方法是“内容存档”:把所有爆款内容整理成一个可检索的“数字博物馆”,博物馆可以是Notion页面、飞书多维表、甚至一个独立站。存档的作用是“长尾流量”:当新用户搜索关键词时,仍能看到历史爆款,历史爆款会再次激活。存档的另一个作用是“内部复用”:新入职的运营可以快速理解品牌调性,避免重复踩坑。